北京市东城区今天召开全区教育大会。记者从会上获悉,东城区已开出《北京市东城区建设教育强国首善之区示范区任务清单(2026—2030年)》,目标是到2027年建设教育强国首善之区示范区取得阶段性显著成果,到2030年基本建成教育强国首善之区示范区。
东城区教育改革任务清单将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列为第一任务,深化“正阳融育”党建品牌建设,推进“强才计划”“强师工程”“强校行动”,确保“正阳门下”“金水桥边”教育改革与发展“一张蓝图绘到底”。
东城区要求教育系统深化思政改革,构建一体育人新范式。利用文化高地和“红色摇篮”区位优势,深化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。推动高校实验室、艺术体育场馆、博物馆等各类社会资源开放共享。锻造一批补钙壮骨、固本培元的思政示范“金课”。
东城区提出,要着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,筑牢全面发展新根基。实施学生体质强健计划,启动“健康·发展2030”工程。发挥区委深改委教育卫生体育领域综合改革专项小组作用,落实北京市中小学“课间一刻钟”“体育八条”“身心健康二十条”要求,推进医教协同、体教融合。
东城区将大力实施科学教育,为教育系统注入提质增效新动能。包括:实施科学素养培育“沃土计划”,提升中小学生科学素养;探索“科学+文化”“科学+艺术”系列课程,配齐配强科学教师;与高校、科研院所合作,形成“未来科学家启航计划”“科学方法特训营”等品牌;打造一批科学高中等。
在积极探索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方面,东城区将加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基地建设。面向具有创新潜质的高中学生,实施“脱颖计划”,与清华大学、北京大学、中国科学院等高校和科研院所共建人工智能、数理、生化、人文艺术等专业学院,强化“卓越成长营”“化海启航”等品牌,并在经费、师资等方面强化政策保障。
在人工智能运用方面,东城区坚持智能向善、育人为本,将加强全国智慧教育示范区、国家智能社会治理实验基地建设,实施“AI+教育2030工程”,全面开展人工智能通识教育。加大“循证教研”,推动形成全域教研新样态,建设一批人工智能应用场景标杆学校。
东城区教育改革任务清单提出,实施“薪火传承”“青蓝储备”计划,优化干部结构,加强梯队建设。落实“集贤计划”,分别给予“杰出人才”“领军人才”“优秀青年人才”100万元、50万元、10万元奖励。为非京籍优秀毕业生及优秀人才解决周转住房,为博士及高端教育人才优惠提供为期3年的公租房使用权,对优秀博士毕业生一次性奖励10万元。
东城区坚持全民尚学、泛在可及,将推进学习型组织创建、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、市民教育培训等工作,加强社工、新就业群体、家长、老年群体等各类人群技术技能及文化素养培训,打造“15分钟市民终身学习圈”。推进全国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实验区建设,深化“家校社·共育2035工程”,成立“教联体”,深化阅读素养提升工程。
东城区委副书记王达品说,作为首都功能核心区,东城区提出建设教育强国首善之区示范区的定位,是要在落实国家战略中展现东城担当,要在北京市加快建设教育强国首善之区进程中打头阵、当先锋、作表率。